已成团4月24-25日上海智能工厂考察捷氢、傅利叶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上海作为中国工业现代化标杆城市,已形成涵盖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的智能工厂集群。智能工厂不仅是技术革新的载体,更是工业建筑空间与城市规划创新的试验场——其高度集约化生产线布局、人机协作空间逻辑、绿色能源系统集成、物流动线规划等实践,正在重新定义生产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城市设计联盟组织本次考察,聚焦上海六大代表性智能工厂,旨在帮助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师理解工业建筑空间中的智能制造场景,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具体目标包括:
搭建平台:搭建建筑师、规划师与工业工程师的协作桥梁,帮助设计师建立工业流程-空间载体-城市系统的三维认知体系。
搭建平台:搭建建筑师、规划师与工业工程师的协作桥梁,帮助设计师建立工业流程-空间载体-城市系统的三维认知体系。
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头部企业,推动氢能商业化落地,参与上海氢能示范城市规划,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氢能产业 “双碳” 实践先锋,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24年获中国设计智造大全场大(全球8000余件作品参赛),成为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人形机器人,获评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冠军,其嘉定工厂实现“5G+数字孪生”全流程管控,2023年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
工厂采用通用汽车全球首个工业级全以太网络架构,涂装车间是中国汽车行业唯一没有混凝土高烟囱的环保车间,国内首次应用水性低温漆、隔音材料水性替代技术,获评“上海市绿色工厂”及“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全球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流程智慧钢厂,工信部 “数字领航” 企业,2023年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国资委“央企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头部企业,推动氢能商业化落地,参与上海氢能示范城市规划,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氢能产业 “双碳” 实践先锋,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项目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氢能港(环同济片区),占地约6.2万平方米,是上汽集团旗下专注氢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其位于嘉定氢能港的燃料电池生产,是国内首条覆盖膜电极、电堆、系统全链条的智能化产线,承担着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核心配套任务,2022年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工艺亮点:采用全球领先的卷对卷连续化涂布技术,实现质子交换膜(PEM)的高效制备,单条产线万片,膜性能(质子传导率>1500mS/cm)对标国际巨头杜邦。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捷氢启极”膜电极,通过纳米级催化剂涂层优化,耐久性提升至12000小时以上。
生产模式:全自动化装配线集成高精度点胶、堆叠、密封等工艺,单台电堆生产周期缩短至2小时,良品率达99.5%。
产品迭代:最新“氢腾”FCS800电堆系统功率达240kW,体积比功率密度突破600W/L,适配重型卡车、船舶等高功率场景。
验证能力:配备动态载荷模拟台架与加速老化试验设备,累计完成超50万小时极端工况测试,确保产品寿命≥2万小时。
上海捷氢科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从材料到系统的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其生产线不仅代表国内氢燃料电池制造的最高水平,更通过规模化应用降低了氢能终端成本,为交通、工业、储能领域提供零碳解决方案。未来,随着临港二期投产及海外市场拓展,捷氢科技将持续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建设全球氢能科技创新中心。
24年获中国设计智造大全场大(全球8000余件作品参赛),成为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人形机器人,获评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浦东新区张江机器人谷,是集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与康复医疗解决方案于一体的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国内首批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企业,其工厂不仅是技术落地的核心载体,更是全球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入选上海市“未来产业”重点培育对象。
ExoMotus下肢康复机器人、ArmMotus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等30余款设备。其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年产能超万台,产品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医疗机构,包括中国近200家三甲医院,帮助患者缩短康复周期40%。
2025年开源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数据集Fourier ActionNet(含3万条真机数据)及全流程工具链,涵盖数据采集、训练与部署,降低行业研发门槛。
GR系列人形机器人混线生产,通过AI动态排产优化效率,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超90%。
“为AI而生”为,通过“技术自主化+生态开源化”双引擎,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跑者。其工厂不仅是高端制造的标杆,更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缩影——从康复医疗普惠到通用机器人技术突破,傅利叶智能正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千家万户”。未来,随着张江机器人谷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傅利叶将继续深化AI与机器人融合,探索家庭服务、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5G+数字孪生”全流程管控,2023年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思义1688号新时达智能制造产业园,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设备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作为国产机器人头部品牌,新时达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驱控一体化技术上的长期垄断,其产品在汽车制造、物流仓储、3C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2023年,新时达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被上海市经信委认定为“智能工厂”,代表中国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的方向。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通过柔性化生产线与自主技术的结合,重塑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竞争格局。其生产模式不仅满足了制造业对多样化、高效化的需求,更通过低碳化实践推动了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工业5G、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新时达将持续国产智造的潜力,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
唯一没有混凝土高烟囱的环保车间,国内首次应用水性低温漆、隔音材料水性替代技术,获评“上海市绿色工厂”及“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调研重点:
80亿元,占地面积47.7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16万辆。作为通用汽车全系中首家全面应用工业级全以太网络系统的智能工厂,其融合了航空航天级制造工艺与绿色环保技术,代表中国汽车工业“智改数转”的最高水平,是凯迪拉克品牌国产化战略的核心载体,也是上海“高端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铝激光钎焊(强度提升20%)、铝电阻点焊(全球专利技术)、自冲铆接(无烟尘绿色工艺)等四大航空级连接工艺,打造铝材占比超57%的轻量化车身,整备质量最轻仅1655公斤。
柔性生产:支持7种车型共线制造,最大节拍达每小时40台,通过AGV(自动导引车)实现物料精准配送。
应用二道色漆+有色清漆工艺,视觉层次更丰富;隔音材料采用水性技术替代传统沥青,消除车内异味。
AGV自动配送大件物料(座椅、轮胎等),自动尾气收集系统保障车间空气洁净,噪音降低10%-20%。
智能化生态协同与组织变革上海宝钢灯塔工厂,作为宝钢股份上海的核心构成,在全球钢铁产业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0 年 1 月,它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 “灯塔工厂”,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这一荣誉堪称 “智能制造奥斯卡”,象征着其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卓越成就与领先地位,为中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典范。宝钢灯塔工厂坐落于上海市宝山区长江宝钢股份宝山内,这里交通网络发达,物流运输便捷,周边配套产业完备,为工厂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基础。
全球首套无人化全自动铁水运输系统(SmartHIT),38台无人驾驶机车实现铁水运输效率提升10%。
23项国际标准,其工业大脑系统向鞍钢、首钢等企业推广。2023年启动“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炼钢试验,目标2035年实现碳中和。项目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全球高端钢材市场的竞争力,更为传统重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